By 阿桃
不瞞各位客倌,阿桃自己以前也常常去找人按摩,值得一提的是,屬於「傲校連」一族的我—超級怕痛。所以人家口味吃重鹹的都被我要求「輕一點」、「再輕一點」,還被嫌棄說「少年ㄟ不要那麼怕痛」,不然就是「痛一點才會好得快、痛一點比較舒服」,每次我都淚眼汪汪地走出那家店並且發誓我再也不要進去了,然後回去承受淤青和痠痛一整個禮拜,直到下次身體累得不舒服又走進那家店,再被整過一圈、再發一次誓(好家在都不是發毒誓不然…)。
自從成為芳療師後,阿桃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:「按摩究竟要大力一點還是小力一點才好?」
其實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有些人覺得就是要找經絡按摩痛一痛開心,有些人喜歡瑞典式按摩流動放鬆肌肉的感覺,只是許多時候我們也被制約在「健康」的議題當中,當按摩師父說:「啊你這個氣血不通,沒有通的話就會$*@%!&…」、中醫說「不通則痛」的時候,我們會以為「痛」才是對的按摩方式。可是阿桃經過親身體驗,很痛的按摩反而讓肌肉出現痙孿,造成更多的不舒服,問題沒有改善反而加劇,花了錢卻創造更多問題,實在是心有不甘耶。當然也有一些真的很耐痛的人客,對於那種輕撫式的按摩手法嗤之以鼻,總是要求「重一點」、「再重一點」,沒有按到那個「點」問題都不算解決,即使有疼痛的感覺他們也覺得放鬆,不會像阿桃一樣痛得揪在一團,對他們來說那也就是好的按摩方式。
按摩無非是求一個放鬆舒適的感覺,無論是痛還是不痛,是自己能夠忍受的都是OK的。阿桃自己在幫個案做療程時,還有遇過一種狀況,就是肌肉已經有點纖維化(硬得跟石頭有拼)了,然後要求力道要大一點不然會沒fu的人客。這種類型的個案其實阿桃不太建議再繼續用力按摩,因為即使用力地按摩,等到血液循環再度慢下來,肌肉僵硬的狀況還是持續,而且容易合併有長期肩頸痠痛或頭痛的問題。肌肉纖維化的個案,通常要先處理的是那些因為承受過多累積而僵硬的肌肉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僵硬三吋非一天之累,放鬆肌肉的手法必需要進行好一陣子才會看得到成效,於是輕柔的按摩手法又再次被打入冷宮,症狀求快好的個案,不去思考或逃避造成症狀的原因,通常很難找到真正解決的方法。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tvbs.com.tw/FILE_DB/newsphoto/blue/200609/blue-20060908131338.JPG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